文朝没话说了,“你去吧,联系工厂的同事应该要回来了,我等他们的消息吧。”
过年的那段时间,“夏娜”服装店经历过前所未有的凉透之后,紧急的做了调整,到底降了价,然后把港货的旗号打了出去。
在香港的时候,他们卖的是他们的设计款式,加上许国富的人脉关系,还让不少港星拍了一些照片,刊登在时装杂志上,销量火热的不得了。
这些原本是他们的优势,可因为他们俩不会做生意,就活生生的被耽搁了,不过好在后头开了窍。
京都这边卖的衣服,很多都是仿他们的款,又便宜又好看,几块钱都能买到,所以之前他们那么个卖法,那些人自然不会选他们贵到死的衣服。
但“港货”、纯正的“港货”这么几个字摆出去之后,效果明显就有了一个转变,再加上文朝故意的港言港语,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追着潮流的年轻人。
文朝虽然也是个建筑设计师,口才就是比蔺川好,跟人说着香港流行的电影,流行的歌曲,比如《甜蜜蜜》什么的,再是火热的明星等,没两天的功夫,效果就不一样了。
一些赶潮流的人,经过再三确认是不是真港货之后,就开始大手笔的掏了钱,算是扭转了乾坤。
“夏娜”要打开这个市场没错,但纯卖港货不是“夏娜”的目的,不然和卖东西的“浩华”有什么两样?
“夏娜”的目的是要在这里打开品牌市场,在这边建立内陆的总设计公司,卖港货只是一个前期的生存之计。
而且卖衣服也不是文朝和蔺川两人主要干的。
文朝一想到这里,忍不住又叹了气……
……
二姐和姐夫那边的事上了轨迹后,素华继续把心思放到了学车和她的学业上,开始甩手当了掌柜,
当然,也不能当的那么直接。
城市广场应地势结构问题,导致原先的设计方案有了一些更改变动,预计完工的时间就会往后拖延,从而也拖延了“浩华”在那边的一些计划。
素华掌握了自己的基本性格,她不太喜欢拖延,如果延期的话,也就是说他们今年年底,可能还去不了那边。
这可不行,发展从来不等人的。
会议室里,素华问了市场部,“城市广场那边先放着不管了,之前你们去西城区进行了市场调查,情况怎么样?”
西城区是秋山去负责的,秋山从文件夹里,拿出几张照片递了过来。
“西城区是老城区,市场不多而且还很烂,除了学府区那边因为学校比较多,进行过改造,人流往来大一些,其余的,都在同和市场那边,如果我们要选址的话,在学府街那边会比较好。”秋山说。
素华看着那些照片,进行了对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