搬家这天,按照村里的习俗,需要开暖房宴,邀请村里交好的人家来吃席。
米冬院子开阔,她邀请了许多相熟的人家,开了二十席。
至于席面,是米冬请镇上有名的大厨上门来做的。人太多,她觉得自己下厨太累,没那个必要,专事交给专人做,她现在也不差钱了。
来吃席的村里人都热热闹闹地参观了米冬的新房子,不时地发出赞叹,表示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房子。
连村长都说,在镇上都没见过这么气派的房子。
乡亲们对这个房子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,雪白的墙壁,青砖院子,木制地板,看明亮的房间,立式衣柜以及洗澡间外的水缸……
这一切都打破了她们的认知。
最让他们惊讶的是,院子里连接所有房子的前廊。
从前院进大门开始,左右两边沿着院墙各有一排屋檐,也叫做前廊。
沿着两边屋檐分别可以到达东西厢房的前廊,再到达堂屋的前廊。
从堂屋后门出去,进入后院,主屋后面也有一排屋檐。顺着屋檐经过院墙,可到达左右两边的后罩屋。
主屋东西两边距离院墙,分别有一条宽三米左右的过道,过道连接着前院和后院。过道上面也加盖了屋檐,从远处看,像是主屋两边盖着两间小耳房。
哪怕是下雨天,只要沿着院子内的屋檐下走,可以随意进入各个房间而不被淋湿。
不少人感叹,这屋檐盖得真好。
连村长都想着,要不要给自家的房子也都加盖屋檐。
前前后后把院子参观了一遍的刚子,对那个靶场情有独钟。他拿着张成的弓箭,已经在那里连续玩了好一会儿,旁边围观的一群孩子们不时地拍手欢呼,刚子更加得意了。
一直到快吃饭了,刚子还恋恋不舍。他走到张成身边,可怜兮兮道:“师父,你这新家真好,天天能练剑,我都想住进来了!”
“有多的屋子。”张成随意开口。言下之意,便是让他想住就住过来了。
一想到吴老四那泼皮无赖,张成就觉得,有刚子在这儿,他也能安心多走几趟镖。
“真的?”刚子眼睛亮了,不过很快又恢复了,“算了,我爷肯定不会让我来住的。反正都在一个村子,走两步就到了,以后我经常来就是了!”
开席时,米老太和米大财两口子不请自来。
在大门口迎客的米大富看到他们几个愣了下,并没有吭声。
米老太冷哼一声,空着手的三个人就自行朝院子里走去,找了个桌子坐下来。
吃完午饭,客人们陆陆续续离去。
张云妮带着三个女儿在后院清洗碗筷,张成和刚子忙着扛起桌椅送还给村里人。
等到所有客人都走了,米老太三人才从座位上起来。
米老太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吩咐米大富:“老二,带我们看看你这新屋子。”
米大富迟疑了一下,还是站起身来朝他们走去。
闷着头带他们一间房一间房地看过去,每看到一间房,米老太的脸就阴沉一截。
宋春花在旁边阴阳怪气:“二弟,你这是发达了啊,连爹娘和哥嫂都不想认了是吧?这么大的房子,我们做哥嫂的没这福气也就算了,你都不把娘接过来享享福吗?听说你给每个出嫁的女儿都留了一间房,这么多屋子宁愿空着也不给娘住,咱娘是不配到你这来是吗?”
米大富闷声道:“大嫂,这不是我的房子,这是冬儿和张成的。”
“说得还挺有道理哦,你是当爹的,你说的话她敢不听吗?你说让娘来住,她米冬敢拦着吗?”宋春花冷哼,“还不是不愿意!”
“我是不愿意怎么啦?”米冬从堂屋的后门进来,看着他们,“没听说过出嫁的孙女还要把奶奶接过去住的,大伯大伯娘,你们这么孝顺,我可不敢抢你们的功劳!”
“看也看完了,可以走了吧?”米秋也过来了,不客气赶人。
“两个没规矩的臭丫头!”宋春花龇牙咧嘴,“这样大不敬,也不怕天打雷劈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