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完饭,冯婶把家里存的所有鸭蛋拿出来。
米冬看了下,有差不多一千个,她说不够。
问清了她要的数量,刘家大嫂就去村里帮她收了。
刘家其他人都各自回房,或出门溜达,把堂屋留给米冬他们。
姐妹俩总要说说体己话不是。
“对了姐,那个大牛是你们亲戚家孩子吗?”米冬指着正在屋外带着柱子玩的孩子。
米春叹了口气:“唉,那是柱子大姑的孩子,也是个可怜娃。”
原来,大牛的娘是刘石头的大姐,这个大姐命不好,嫁人几年后生病去世了,大牛就成了没娘的孩子。
去年,有人给大牛爹又说了一个媳妇。但那媳妇有条件,就是把大牛送走她才愿意进门。
大牛爹觉得自己还年轻,有了媳妇后就不愁有孩子了。一狠心,就准备把大牛卖了。
偷听到他爹说话的大牛半夜跑了,一个六岁大的孩子,连夜跑了十几公里的路,鞋都掉了,满脚是血地到了姥姥家。
冯婶看到外孙心疼得不行,跑去大牛家把他爹骂了一顿,说他们不要这孩子她要,以后这个外孙她养活。
就这样,大牛就在姥姥家住下了。
刘家虽然穷苦,但也都算厚道人,米春包括她两个嫂子还有弟妹,都对家里多养个孩子没有意见。
大牛也懂事,在家里帮忙带弟弟妹妹,还抢着做活。
米春讲的时候,米冬无意间瞥了一眼张成,发现他的眼神里浸着一股悲伤。
她想,大牛这孩子也真是可怜,连张成这么含蓄的人都表情外露了。
两姐妹正聊着,米春忽然呕了一下。
“怎么了?身体不舒服?”米冬忙去看大姐的脸色。
大姐正要说什么,看到了坐在旁边的张成,又顿住了,笑道:“没事。”
张成皱眉思索了一下,站起身去了外面。
大姐看张成出去了,低着头小声道:“我又有了。”
“有啥了?”话说出口米冬才反应过来,惊喜道,“你怀上了?”
“嗯。”米春有些害羞,“两个多月了。”
“两个多月?”米冬回想了下,“那你上次去我们家就已经怀上了?哎呀,那时候都不知道,也没注意。”
“有啥好注意的?我这都第三个了。”米春道,“早就习惯了。”
正说着,刘家大哥和大嫂从外面回来。
“冬妹子,你看这些够吗?”
他们身后跟着几人,大家将几大筐的鸭蛋放在堂屋地上。
“够了,谢谢大嫂。”米冬站起身来,“我们来清点一下吧,等下直接付钱。”
一起来的人面露喜色,能直接结账当然比赊账更好。
几个人一起开始数鸭蛋,等全部清点完毕,米冬一一给每个人付了钱,大家一脸高兴地离开了。
将几大筐鸭蛋放上牛车,米冬跟大姐一家告别。
柱子又跟上次一样,抱着米冬的腿哭了起来,嘴里喊着舍不得小姨。
米冬看了看屋檐下正在修农具的刘老头,想着马上秋收就要到了,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。
她对米春道:“大姐,马上就农忙了,你又有身子,家里人应该也没空照顾孩子。要不让柱子和妞妞去我那玩一段日子,今天来的时候娘还跟我说想他俩了。”
这年头,每家孩子都多,孩子到亲戚家玩也很正常。
反正大人也不会特意去看孩子,经常就是家里的一大群孩子在村里到处疯玩,到饭点了回来,吃完了又哧溜跑出去。
米春想了想,说:“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