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溪村家家户户都增加了鸭子的数量,鸭子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赶进河里放养了,而是有了专门的喂养。
小溪村因为养鸭而远近闻名,养鸭也成了小溪村的特色和主要经济来源。
随着收入的增多,米春家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变多了。
刘家是一个大家庭,刘老头两口子有八个孩子,五个儿子三个女儿。
三个女儿都出嫁了,每个儿子都成亲了,加上下面的孙子孙女,一大家子二十多口人。
按说树大分枝,这么多人住在一起麻烦也多,其实早分家也是好事。
但为啥一直没分家呢?
还是穷闹的!
刘家田地不多,一大家子总共才十来亩田地,这些年来勉勉强强供一家人温饱,那是一点多余的都没有。
若不是冯老太节俭持家,数着米粒过日子,那刘家可能每年有几个月是要闹饥荒的。
如果分家了,每家只能分不到两亩地,能干啥呢?
冯老太担心儿孙们不会过日子,怕他们挨饿,她不敢分家啊!
再说,家里一个多余的铜板都没有,分家了哪有钱买地置房,哪有钱置办家什农具,这哪哪都是问题。
就这么牵制着,刘家只能继续一大家子挤在一起。
眼看着新生的娃娃们越来越多,大一点的孙子们又面临着成亲的事,家里都快要挤破了,刘老头冯老太也是急得上火。
哪成想,这转机就来了。
以前积压着卖不出去只能当节礼送人的鸭蛋,忽然有人要了,家里一下子有了新的进项。
刘家人,包括整个小溪村,对米冬这个给他们带来希望的姑娘都是无比感激的。
她不仅盘活了整个村子的鸭蛋经济,还设计提高了鸭蛋的价格,让大家狠狠赚了一笔钱。
这天,冯老太和刘老头将家里几个月来卖鸭蛋的钱又清点了一遍。
两人喜上眉梢,以前哪曾想过家里还能有这些存钱?
这日子啊,总算是有些盼头了。
吃完晚饭,趁着家里人都在,两位老人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,刘家要分家。
所有人都是先愣了片刻,随后都满脸喜色。
以前大家也不敢分家,害怕日子过不下去啊。
现在有了希望,哪怕田地少,只要好好养鸭子卖鸭蛋,也不怕会饿死。
刘家的分家极为顺利,两位老人将家里的田地平分,银钱平分,这就可以了。
住处还跟以前一样不变,以后哪家挣钱了,想搬出去那就自己去盖房。
每家手里现在都有点钱,缺了啥家什也可以自己去置办。
米春在分家后,第一件事就是带着丈夫和孩子去了米冬家,跟爹娘和妹妹分享这个好消息。
这分了家,她以后也是当家做主的女主人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