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灿阳依依不舍看着莫廷远离去的背影,步伐越发沉重朝殿内走去。
冬日的阳光并不炽热,照在身上暖洋洋的,而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寒风刺骨。
他的目光扫了一眼手边的茶点和明黄的仪仗,神色又黯淡了几分。
……
靠山村里,顾月清和两个孩子坐在门口的石凳上晒着太阳,她一只手捧着古书,一边念几句相术的口诀:“龙要生旺,又要起伏,脉要细,穴要藏……宅西有路,财神光顾,细长之屋,财神受阻。”
她念一句莫祁月跟着念一句,稚嫩的声音如同初升的朝阳,听的人心神通畅。
莫奂生在屋顶铺上最后一层茅草,手中多了一块巴掌大小的信。
他凝神看着信,脸色凝重。
“娘亲,这个字怎么念?”念着念着,莫祁月黑溜溜的眼睛盯上了顾月清手里的风水书,她凑上去指着封皮上的字问道。
顾月清合上书页,这才想起两个孩子还不识字。
虽然两个孩子身材瘦小,但也有七岁了,放在二十一世纪也已经开始读一年级,月儿年纪小些也该上幼儿园了。
前些日子顾月清忙着赚银子,便把读书的事情搁置,如今银子也赚了不少,是时候让两个孩子读读书认认字,以后至少不是睁眼瞎。
“祁山,月儿,你们想不想上书塾,跟先生学认字?”顾月清神色严肃,看着两个孩子。
莫祁月才五岁,不知道什么书塾识字,只是眨了眨眼睛望向莫祁山。
村里早些年请了一位老先生坐镇书塾,也有不少孩子在书塾念书。
如今的学校基本没有,家家户户要想孩子读书识字只能通过私学,可书塾每年的束脩不是一笔小数目,不少穷人家的孩子都望洋兴叹。
靠山村和隔壁几个镇子公用一个书塾,里面除了村长家的孩子,便只有几个富户的儿子,人人都以读书识字为荣。
莫祁山做梦都想读书。
可是……
他看了一眼顾月清,低头不语。
“祁山,现在你爹爹回来了,娘亲也有些银子,你放心读书,我们再也不会像你们以前那样。”顾月清看穿了他的心思,笑着道。
莫祁山文言抬起头,眼中嗪着泪花,重重点了点头:“我想去。”
莫祁月见哥哥要去,便也跟着道:“我也去!我也要喝哥哥一起读书。”
她笑靥如花,两个小辫子随着动作摇摇晃晃,像一只小兔子。
顾月清神色柔和摸着两个孩子的小脸,点头道:“好,等过几日我就去书塾找先生。”
莫奂生看着三人亲昵的模样,也忍不住勾起唇角,手掌一用力,手心的信骤然碎成粉末,随风消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