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令余光看了顾月清一眼,凑到夫人跟前小声道:“夫人,该付顾姑娘卦金了,快拿两百两银子来。”
话还没说完,县令夫人双眉倒竖,直接叫了起来:“两百两银子?!怎么不去抢?一个个狮子大开口,家里这点银子够花几天的?!真是不给我省心……”
她骂骂咧咧的什么话都往外说,县令面子上挂不住,剜了她一眼道:“夫人!”
县令夫人闻言仿佛被人捏住喉咙,抱怨的话卡在喉咙里,不情愿地从腰间摸出个荷包,看也不看就从里头掏出来两张银票,递给了县令。
她腰间挂了十几个荷包,难道里头都是银票?!
这是把全家家当都挂在身上了啊!
“顾姑娘,这是卦金,请笑纳。”县令恭恭敬敬把银票递给顾月清。
顾月清也没客套,转手就收下了。
一旁的师爷见状自告奋勇道:“大人,小的送送顾姑娘。”
顾月清微微点头,朝外头走去,师爷走在她前头带路,一齐朝外面走。
没走几步,顾月清便听见县令夫人抱怨的声音,显然又骂上了!
她回头看了一眼,十分不解,为什么县令会娶这么蛮横不讲理的妻子?
师爷察觉到她的动作,也猜出了她心里的想法,鸡贼的凑上来道:“顾姑娘你不知道,我们夫人可是大人的救命恩人,要不是她,我们县令也考不上功名,更不会有现在的生活。”
救命恩人?!
师爷跟着县令快十年,自然什么都知道,他竹筒倒豆子似的全都说了出来:“当初我们县令进京赶考,在路上遇到山匪,正好夫人上山砍柴,一个人就骂退了两个山匪,还供大人吃了半个月的饭,亲自送他进京……”
把山匪骂走……这也确实像县令夫人能干出来的事!
原来还有这么一出,难怪县令会娶一个目不识丁的山里妻子。
“到了,顾姑娘,我就不远送了。”说话间已经到了县衙前门,师爷拱手笑了笑道。
顾月清点点头:“告辞。”
说罢她转身走到了街上。
平日里街上虽然小摊很多,但都各自守在固定的位置上,所以人再多也不乱,可今天的街道上堆满了人,人们都围在道路中央,堵的水泄不通。
“这是在卖什么呢?这么多人?”顾月清挤不进去,站在外围询问道。
年过花甲的老爷子笑的满脸都是褶子,手里拿着不少铜板,头也不回的说着:“你是外来的吧?这是宋家老爷子明天做寿,现在在发银子呢!”
发银子?!
这么豪横?
周围的人怀里都有不少铜板,甚至有的抓着一把碎银子,满脸红光的往里头挤。
顾月清对这件事没兴趣,转身就要走,却听见人群中有人对她喊了一声:“那边的,接着!”
顾月清下意识伸手一接,抓到两枚铜板。
“明天宋老爷子做寿,欢迎大家来贺寿,不收贺礼!不收贺礼!”里头男人中气十足喊着。
一听说不收贺礼,人群中想起阵阵掌声。
顾月清也笑着,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铜板。
不看不要紧,一看发现这铜板不对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