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孙儿参见皇奶奶!”
“臣女参见陛下!”
“嘉禾见过四哥哥!”
几人纷纷给元赫行礼,顾云漪和姜絮不时用余光打量着殿前的人。
元赫今日一身黑色的袍服上面绣着淡金色的龙纹,腰间仍旧挂着一根青玉长笛。
众人皆知大周陛下喜爱音律,却不知是为何。
元赫见这场面,心下也是凉意阵阵,今日上朝便有几位大臣递了立后纳妃的帖子上来,实在叫人心烦。
前朝后宫仿佛串通好了一样。
太皇太后哼声:
“你来得倒是及时,哀家昨日去凌霄殿吃了一趟闭门羹,难得你还记得哀家,身子可好些了?”
元赫淡声:
"劳皇祖母挂心,孙儿身子无大碍了!”
太皇太后见人来了便起兴讲起了正事,苦口婆心劝道:
“你啊你,让哀家说你什么好,你父皇像你这个年纪,你都会识字了,哀家知晓你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决心,但个人大事也不能疏忽,齐头并进才是正道。”
“来来来,今日我正好召了各府的几位女眷入宫,你也趁这个机会好好聊聊。”
元赫没有顺着她的意思回,沉声道:
“皇祖母,朕早就说过,希望皇祖母不要插手孙儿的后宫人选,何况北境战事随时可能再起,孙儿无意纳妃,请皇祖母谅解!”
话落,一石惊起波浪,打在人心上。
顾云漪几人骤然有些失落,大周的皇后之位,是何等的荣耀,闺阁女子怕是无一不曾幻想过。
陛下亲口所言无纳妃心思,是要断了多少女子的念想。
太皇太后气不打一处来,老脸拉得很长,厉声:
“你这一根筋的,北境战事虽重,但明后年肯定不会再起,你趁这个难得的安稳时期把立后的事情解决了,日后会省去很大的麻烦!\"
“ 我大周女子千千万,总归是有合你心意的,怎么就不开窍呢?”
元赫见眼前人实在是生气,心里也是无奈,便想着找个由头避开。
“皇祖母,若无大事,孙儿便告退了,还有一些要事处理,等过几日再来和皇祖母请安。”
话落便大步向凌霄殿外走去。
身后传来几声急切的呼唤:
“欸,诶,赫儿!赫儿!”
身为大周陛下的皇祖母,她此刻是非常崩溃的,陛下不愿纳妃也是受到了先帝的影响。
当年还是皇子的先帝不顾永毅侯府侯爷的反对,向陛下请旨意赐婚求娶永毅侯嫡女傅柔为正妻,后来登基为帝后与皇后日渐离心,以至于大周兵败于大越,不顾皇后拼死所求,把陛下送到了大越为质。
亲眼见证着帝后从当初琴瑟和睦到彼此离心,该是多心寒!
太皇太后一脸愁容,一改之前的欢愉。
姜絮见状,赶忙宽慰道:
“太皇太后不用太担心,陛下把心思都放在朝堂大事上,太皇太后该感到高兴才是!”
“是啊,皇祖母,四哥哥不喜女色,后宫无纷争便少了许多烦心事。”
太皇太后肉眼可见地兴致渐减,一声叹息,“你丫头就是会说话!”
望向顾云漪,见她似是被陛下的话给影响到了,随即开口:
“今日陛下是有些不对,还望你们不要往心里去,过几日哀家生辰宴各府女眷都会到处到场,陛下也会出席,你们到时候好生准备一下,年宴上好好表现,指不定就入了陛下的眼了。”
此话一出,顾云漪怔住,回神后望向太皇太后,笑着道:
“是,谨遵太皇太后教诲!”
大雪飘飞,冷寒浸天,片片雪花如同柳絮一般飘散在城墙地面,殿外宫女们都在清扫着。
宋宁入宫是因为五日期结束,她按旨意入宫述职了,可到了凌霄殿才知,陛下去了京郊外的练兵场,得要傍晚时分才能回来。
离傍晚还有二个时辰左右,宋宁想着已有五年未见到太皇太后了,索性就去了静安殿。
静安殿内几人正有说有笑,忽地小太监急忙走进殿内,通传道:
“启禀太皇太后,永平郡主求见!”
太皇太后语气拔高,带着惊讶:
“哦?那丫头怎么来了?哀家记得今日未曾传召?”
“郡主说是因为要入宫向陛下述职,但陛下刚巧和洛王殿下去了驯马场,郡主没见到陛下,想着几年未向太皇太后请安了,便不请自来了。”
太皇太后沉声:
“那便让她进来吧!”
宋宁今日一身白色的改良罗裙,头上一根玉兰簪,简约雅致,格外大气。
一步步走进殿内,内心却有些许不安。
“长宁王府宋宁向太皇太后请安,愿太皇太后万福金安!”
坐上人语气沉沉,“起来吧,不必多礼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