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大山的婚事排场不大,春耕还没开始,村里人也大多闲着,就一股脑儿的全部来帮忙,寻常的婚宴办的热闹非凡。
村里做饭好吃的几个妇人在后灶忙碌,顾家的人也跟着忙前忙后,顾婷婷和丁贾诩却没有来,对外只说是顾婷婷肚子大了,走路不方便。
露天的谷场上摆了十几个方桌,长板凳一个搭着一个,坐的满满当当。
早春的风还有点冷,几个婶子吃的唾沫横飞,肉菜都堵不住她们的嘴,吧嗒吧嗒说个不停。
“你们瞅瞅这饭菜,跟丁家上回的根本没法比,只有味道还不错。”瞥见忙碌的兰娘等人,她改口道。
“那能一样吗?丁家可是秀才,全镇的豪绅都来了,哪像我们这些泥腿子。”
几人七嘴八舌说个不停,嘈杂的谷场热火朝天。
晌午,顾月清一家四口来到了谷场。
顾大山穿了大红的新郎袍子,正站在门口招待客人,红袍子称的他更黑了,只是满脸喜气。
“三妹,莫兄弟,你们快进去坐。”顾大山也仿佛成熟许多,乐呵呵的招待几人。
顾月清拱手笑着道:“恭喜恭喜,大哥祝你们白头偕老,百年好合。”说着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,递了过去。
厚厚的红包看的顾大山一愣,他也反应过来这是顾月清给的喜钱,赶紧又还了回来:“你来我就很高兴了,银子我不能要,你快拿回去吧。”
村里办婚事虽然会收喜钱,但都只是稍微意思一下,并不会准备太多。
顾月清一下给了这么多的,整个村子也找不到几个。所以顾大山慌了。
顾月清却不接,笑着道:“大哥你就收下吧,就当我给你和新嫂子的见面礼,千万别给其他人看见,这是给你们的。”
他还要推辞,旁边有其他人走过来,顾大山连忙去迎,顾月清也趁机坐在桌边,笑着聊天。
王二婶等人也坐在桌上,嘴里不住夸奖这位大嫂:“你们不知道,花儿可是出了名的能干,一个人管一大家子,煮饭、洗衣服、种田都是一把好手,要是我家狗子再大点,我就去找人说亲了!”
众人一阵哄笑,王二婶也笑的眯着眼睛,摸了几下狗子的头。
孩子不懂大人们在说什么,狗子和莫祁山、莫祁月凑在一起,叽里呱啦聊着天,嘴里塞满了喜糖。
桌上还摆上了之前没卖完的瓜子,也不知道是谁拿来的,众人你一把我一把的吃着,没一会儿就到了晌午。
“怎么回事?!怎么就是点不着呢!等下就要开席了,这可怎么办!”
“会不会是柴火湿了?我去后院抱点茅草来……”
灶房用的是才搭的露天灶,几个婶子围在灶台旁边急得满头大汗,嘴里不住嘀咕着。
顾月清正巧坐在灶台边的桌子,耳朵里听的清楚,她也对着灶台看了两眼。
漆黑的大铁锅上冒着袅袅白烟,底下的柴火大把大把烧着,可锅里的烟气没有丝毫变化,看上去冷冰冰的。
“真是怪了,火也点着了,饭就是煮不熟,今天真是怪,大喜的日子怎么……”
“可不要说不吉利的话!再少点柴火!”葛家嫂子尖锐的声音响起,说着又塞了一把柴火进灶台。
饭煮不熟?